• 關於Daddy Lab
Daddy Lab
目前育兒資訊媒體多以媽媽為對象,對於爸爸而言,看著看著就覺得老子都不老子了。為讓男士們在搜尋育兒資訊時不必再開啟令人害羞的粉紅色系網站,「Daddy Lab 老子研究室」提供專屬於爸爸們的育兒知識,與大家一起研究學習。
  • 健康安全
  • 歡樂出遊
  • 聰明消費
  • 教育學習
  • 親子相處
  • 文化習俗
  • 津貼補助
  • 相關影片
  • 關於Daddy Lab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健康安全
  • 歡樂出遊
  • 聰明消費
  • 教育學習
  • 親子相處
  • 文化習俗
  • 津貼補助
  • 相關影片
  • 關於Daddy Lab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Daddy Lab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
30歲以前做好五件事,為當好爸爸做準備!

by 教育學習中心
2015-10-08
in 教育學習
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微信轉寄至E-mail

近年來,隨著結婚年齡的延後,女性生育年齡也愈來愈高。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所公布的資料顯示,台灣生育第1胎的生母平均年齡由2004年之27.4歲,逐年增加至2014年之30.5歲,在10年間提高3.1歲。

而男性成為人父的年齡更是往後遞延。而這也讓我們能夠有更多時間為成為好爸爸做準備。以下筆者認為在成為好爸爸之前,應該先做好的五件事。

1.找到適合的工作
有了小孩後,必須要有穩定的收入。若是在不適任的岡位上,隨時有可能辭職或是一直勉強自己待下去,對家人和自己都是一種折磨。所以,建議年輕人在20幾歲還能輕易換工作的時候多方面嘗試,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。

2.戒菸
吸菸有害健康,二手菸更是危害家人的健康。而近年來菸價更是不斷上漲,壓縮了儲蓄的空間。一般而言,煙癮會隨著吸菸年數而越難戒,因此建議大家趁年輕的時候先戒了吧。

3.鍛鍊身體
養小孩不但花錢更是花體力。嬰兒時期開始要常常抱著哄,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也隨著成長,在會跑會跳之後更需要體力陪著玩耍。雖然這不見得是件苦差事,但也需要有充足的體力才能好好享受其中的樂趣。

4.多看書
小孩在成長期對任何事都充滿著好奇,常常會問”這是什麼?”、”為什麼?”、”怎麼做的?”等各式各樣的問題,如果爸爸沒有辦法很快地正確回答的話,就會被盧很久,甚至從此喪失威信,所以奉勸大家在有時間的時候多充實自己的知識。

5.學會開車
雖然現在捷運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相當方便,但有小孩後全家一起出遊要帶的東西還真不少,除非小孩已大到可以自己扛自己要帶的東西,建議還是自己開車比較方便。而開車也不是考到駕照後會一定很會開,建議找機會多上路鍛鍊技術吧。

Tags: 30歲以前做準備好爸爸成為好爸爸酷爸爸

相關文章

兒盟:台灣男性想當好爸爸卻受限於經濟及輿論壓力
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

  • 翻拍自Baby Cries Translator 嬰語翻譯機@iTunes

    嬰兒哭聲翻譯APP,告訴你小寶貝的心聲!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超可愛!章魚小熱狗進化版 簡單做出讓小孩開心的料理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CASIO與HONDA聯手推出新款EDIFICE腕表慶祝日本鈴鹿賽道 60 周年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消基會抽檢市售黑巧克力多數含鉛、鎘!應避免嬰幼兒食用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台北市親子防疫急門診 兒童出現6症狀可預約前往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歡樂出遊

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入選全球百大故居

健康安全

踏上蘭嶼!探索雅美族飛魚祭的神秘魅力

健康安全

食道癌患者男性占9成 3大危險習慣罹癌風險增加2~3倍

歡樂出遊

眷村老屋變身故事村 空軍三重一村《小河童的野餐邀請》即日起免費入場

健康安全

臺科大育成團隊研發互動繪本桌遊 結合色光科學提升兒童視知覺與專注力

居家生活

差一站房價便宜3成5!兩相臨捷運站單價相差近35萬!

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入選全球百大故居

踏上蘭嶼!探索雅美族飛魚祭的神秘魅力

食道癌患者男性占9成 3大危險習慣罹癌風險增加2~3倍

眷村老屋變身故事村 空軍三重一村《小河童的野餐邀請》即日起免費入場

臺科大育成團隊研發互動繪本桌遊 結合色光科學提升兒童視知覺與專注力

差一站房價便宜3成5!兩相臨捷運站單價相差近35萬!

  • 健康安全
  • 歡樂出遊
  • 聰明消費
  • 教育學習
  • 親子相處
  • 文化習俗
  • 津貼補助
  • 相關影片
  • 關於Daddy Lab
Contact us: Contact@daddylab.info

Copyright © 2022 Daddy Lab 老子研究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
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健康安全
  • 歡樂出遊
  • 聰明消費
  • 教育學習
  • 親子相處
  • 文化習俗
  • 津貼補助
  • 相關影片
  • 關於Daddy Lab

Copyright © 2022 Daddy Lab 老子研究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,採用網站分析技術,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。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