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緊張,無論是搭乘公共運輸、洽公、進入商場等公共場所,許多場所都規定需要配戴口罩才能進入。消基會於台北市及新北市的大賣場、連鎖藥粧店及電商平台購買,共計20件樣品進行測試。雖然商品標示全數合格,但重金屬測試中有3件樣品外層鉛含量6〜11 mg/kg。而PM2.5過濾效率的項目中,發現有6件(3成)未達80%以上。
消基會表示,彩色口罩中染色劑及彩繪印刷可能含有重金屬,其中「鉛」對身體多種器官造成傷害,尤其對發育中的兒童,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中樞神經的發育;「鎘」對身體的危害為腎傷害、骨骼、呼吸道及心血管,且具致癌性;「銻」其氧化物三氧化銻是生產聚酯纖維製程中常用的金屬催化劑,其中三氧化銻則被國際癌症研究署(IARC)認為有可能對人類有致癌風險;「鉻」對人體的肝、腎及循環系統會造成危害,其中六價鉻對人體卻是有害的,進入人體易為人體吸收而且在體內積蓄。經測試本次20件樣品中的鉛、鎘、鉻及銻,其中鎘、鉻及銻均未檢出,鉛則有3件樣品外層部位檢出,含量為6〜11 mg/kg,為編號18號「南六醫用口罩(未滅菌)-全黑款」、19號「美德醫用口罩(未滅菌)-嘿嘿黑」及20號「丰荷一般醫用口罩(未滅菌)-兒童紅線聖誕紅」。
而先前許多消費者擔心的空污問題,當空氣品質不佳時,消費者戴上口罩也有阻擋懸浮粒子效果,起到保護作用。醫用口罩雖然不能完全阻擋空汙的懸浮微粒,但根據國內「CNS14774 (T5017)-醫用口罩標準」的規定,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(%)為不得小於80%,而本此調查的結果發現本次測試的20件樣品,有6件樣品的防護效率低於80%。
另外,常有消費者反應,購買到的口罩有「味道」,不知道是否有問題,口罩屬於塑膠製品,也可能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。消基會指出,揮發性有機物(VOC)常存在於紡織品、皮革、塑料及黏著劑等產品中,釋出的VOC主要為苯、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及醛類等,長時間吸入可能會有頭暈、噁心、呼吸困難及刺激,嚴重者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系統、肝腎、肺部與胎兒病變。本次測試20件樣品,僅1件未測得VOC,其餘19件均測得1〜9種常見的VOC,每件樣品平均測到4種VOC。包括濃度高至約10 ppb的甲苯(8件)、二甲苯(7件)、C11支鏈烴(7件)等及濃度高至約數百ppb的己內酰胺(11件,生產尼龍6的單體),危害警告訊息:造成嚴重眼睛刺激。造成皮膚刺激。吸入有害。吞食有害。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或者可能造成困倦或暈眩,來源有待釐清。芬蘭研究人員於2020年使用相同的平衡狀態頂空進樣氣相層析質譜儀法,檢測來自中國、德國、美國、瑞典、芬蘭、及產地未知等共15件口罩樣品,結果發現芬蘭默恩吕克品牌、德國3M品牌、及美國金伯利克拉克品牌的VOC排放量低於中國品牌的2〜5倍,危害性相對較低。考量目前消費者不論男女老幼,進入公共場所都需要配戴口罩,配載口罩的時間都變長,尤其學生,在校超過8小時,若加上補習,應該是配戴口罩時間最久的族群,因此口罩中若含有VOC,長時間累積下來,可能對健康有傷。但國內目前無可參考的相關標準,消基會建議建議主管機關進行研議。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