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到了,同學之間的密切接觸減少,但是出入公共場所或參加安親班、夏令營等各類暑期活動的機會大增 ,小朋友們還是有機會感染到腸病毒。疾管署提供「暑期預防腸病毒注意事項」,並呼籲家長謹記並注意個人及孩童衛生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;幼童應多選擇戶外休閒活動,避免出入擁擠室內場所,減少與疑似病人接觸的機會,遠離疫病威脅。
疾管署公布今(2016)年第8、9例腸病毒重症個案,分別為屏東縣3歲男童及宜蘭縣6歲男童,均感染腸病毒71型,經治療後均已康復出院;今年迄今共通報78例疑似腸病毒重症,9例確定病例(8例感染腸病毒71型、1例感染克沙奇A5型)、15例檢驗中、54例排除。
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,國內腸病毒疫情處流行期,第25週(6月19日至6月25日)全國門、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26,744人次,與前一週(26,970人次)持平;花蓮縣、桃園市、新北市、台中市、新竹市共新檢出9例腸病毒71型個案。本年迄今共檢出81例腸病毒71型個案(68例輕症、5例疑似重症、8例重症個案),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。近期香港、韓國、澳門及中國大陸等國腸病毒疫情均處高點,多高於去年同期;新加坡疫情自5月底達高峰後呈下降趨勢;越南、日本疫情持平或處低點,均低於去年同期。
疾管署再次提醒,腸病毒傳染力極強,民眾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,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,保持正確勤洗手的好習慣,才能降低感染與傳播。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,腸病毒感染典型症狀為口腔、手掌、腳掌出現水泡、潰瘍,可能合併發燒症狀,若幼童出現疑似症狀,應至附近診所就醫,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,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,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。若出現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抽躍(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)、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,應儘速前往大醫院接受治療。
疾病管制署提出以下三點注意事項,提醒您如何加強預防腸病毒感染。
一、 持續注意 個人衛生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:吃東西前、如廁後需加強洗手;注意幼童營養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增強免疫力。
二、多選擇戶外健康休閒活動:盡量避免讓幼童進出擁擠之室內場所,以減少可能與疑似病人密切接觸之機會;若前往兒童遊戲場所時,應注意該場是否每天至少消毒、清潔相關設施一次;另在外出期間,大人及小孩亦要經常洗手,注意個人衛生。
三、生病孩童應在家休養:若幼童有疑似感染腸病毒(口腔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手腳及臀部周圍出現頂端帶有水泡的小紅疹)時,建議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、遵循醫師指示休養;如病童出現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躍型抽搐(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)、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,請儘速送至腸病毒責任醫院或大醫院接受適當診治,掌握治療契機;家中若有感染者,應與其他健康幼童作適當隔離,且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或參加任何活動,以免傳染給他人。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