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兒通書籍非常多,到底哪一本適合小孩子讀呢?由臺北市立圖書館、新北市立圖書館、國語日報社主辦,幼獅少年、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協辦之2017上年度(第72梯次)「好書大家讀」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結果揭曉,可以給家長們有個參考的依據。
本梯次評選的書籍為106年1月至6月出版之少年、兒童及幼兒圖書,計有109個出版單位參加,單冊圖書914冊、套書18套175冊圖書參加評選。主辦單位依參選圖書內容分為「文學讀物A組」、「文學讀物B組」、「知識性讀物組」及「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」,由20位學者專家分別組成評選團進行評選。
文學讀物A組為小說及散文類別之文學讀物,本次入選書中,陳幸蕙編著的《我只想回到自己的家》一書,選文極佳,涵蓋了古詩、現代詩及每篇文末的賞析,提供讀者深入品味文章的精妙,非常適合國中學生閱讀;陳榕笙的小說創作《麻達快跑》,在文 學的創意、創新及運用電影劇本的技巧上極具用心,加上搭配良好的插畫呈現,並適度融入原住民議題創作,是相當成功好看的作品。
文學讀物B組為小說及散文以外的其他文學作品,本梯次參選圖書題材多元,其中出現網路議題,如《www.我的青春日常》,突顯時代的趨勢;以繪本形式出版的類型圖書,如紀實性文學《極地重生:薛克頓的南極遠征》、《透明的小孩: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》,容易引起人們對這些不熟悉或弱勢議題的關注;原住民相關議題的書籍,如《記憶洄游:泰雅在呼喚1935》,將母語直接加在文章內,雖影響整體閱讀流暢性,但仍不失為推廣母語的方式。
在知識性讀物組中,生物類的圖書有幾本相當突出,如《通往海底的奇妙旅程》以海洋深度為主軸來介紹海底生物,並以拼貼畫的方式展現生物的樣貌,兼具知識與美感;《鰻的生 命旅程:小鰻大冒險》則以寫實而柔和的畫風帶領孩子認識鰻魚的生命故事;史地類的《改變歷史的地圖與製圖師》收錄了珍貴的地圖與其背後的故事,值得讀者細細品味。然而本梯次參選圖書數量雖比以往多,但主題較為集中,期待未來能看見出版主題的多樣性,讓孩子能有更多閱讀的選擇。
在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入選書中,以科普類圖書最為突出,文學性或知識的易讀性極佳,其中李秀智的《影子是我的好朋友》表現出與她的無字書《影子》同主題不同類型的多樣風貌,令人驚艷;圖像小說《簡愛、狐狸與我》的編寫方式及圖文中蘊含的詩意、美感令人感動。另外,傑出本土作者將生活發覺或經歷的故事表現在繪本上,讓人可以看見臺灣文化、工藝以及土地氣息,例如張又然的《藍色小洋裝》,黃郁欽的《我家在這裡》;原民作家以創作來刻劃及傳承部落的文化,也喚起人與土地的相生相榮關係,如兩位布農族作者合作的《伊布奶奶的神奇豆子》。
詳細書單可至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http://www.tpml.edu.tw下方「推薦服務」→「好書通報」→「得獎好書」→「好書大家讀」項下查詢。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